1.4821不锈钢(X15CrNiSi25-4)兼具1150℃极限抗氧化与950℃抗硫化腐蚀能力,其800℃强度比310S高30%,是替代镍基合金的高性价比选择,特别适合工业炉、化工管道及高温静态部件。
以下是关于 1.4821不锈钢(奥氏体耐热钢)的综合技术解析,整合其化学成分、核心特性、加工工艺及应用领域:
🔬 一、基础信息
国际牌号:X15CrNiSi25-4(DIN/EN标准)
材料类型:奥氏体耐热不锈钢(兼具铁素体特性)
执行标准:
德国:DIN 17400 / EN 10095
美国:ASTM A240/A240M
🧪 二、化学成分(wt%)
元素 含量范围 核心作用
Cr 24.5–27.5% 形成致密Cr₂O₃氧化膜,抗高温氧化
Ni 3.5–5.5% 稳定奥氏体组织,抑制脆性相析出
Si 0.8–1.5% 增强氧化膜致密性,阻断氧渗透
C ≤0.20% 低碳设计,降低晶间腐蚀风险
N ≤0.11% 提升晶界强度,优化高温稳定性
⚙️ 三、核心性能
1. 高温性能
抗氧化极限:
1150℃静态空气中氧化增重 <1.5 g/m²·h(比310S不锈钢高150℃)
抗硫化腐蚀临界温度:950℃(H₂S浓度≤2 g/m³)
高温强度:
800℃抗拉强度 ≥80 MPa,持久强度 ≈70 MPa
2. 力学性能
参数 数值
室温抗拉强度 ≥480–590 MPa
延伸率 ≥30–40%
低温韧性 -196℃冲击功≥50 J
3. 耐腐蚀性
65–85%浓度硝酸:年腐蚀速率 ≤0.02 mm(优于304不锈钢)
耐受含氯介质(海水淡化、造纸工业酸液)
🔧 四、加工与热处理
热处理工艺:
固溶处理:1200–1250℃保温后水淬,细化晶粒至ASTM 7-8级
时效强化:两段式工艺(800℃×4h + 650℃×8h),提升蠕变寿命40%
焊接性能:
兼容TIG/MIG焊,控制热输入避免热裂纹;焊缝强度系数 ≥0.95
成型性能:
延伸率≥35%,支持深冲(极限拉伸比2.2)与旋压成型
🏭 五、典型应用领域
高温静态部件:工业炉内胆(≤1150℃)、锅炉燃烧器、热处理夹具
耐腐蚀设备:化工管道(耐酸/硫腐蚀)、石化反应容器
特种领域:食品加工设备、汽车排气系统中低温段
⚠️ 六、材料局限性
问题 原因与应对措施
室温强度偏低 屈服强度≈220 MPa,抗冲击性弱;需避免高应力结构
高温脆化风险 长期使用后可能析出σ相;限制500–800℃缓冷
📊 七、对比优势(vs. 310S不锈钢)
特性 1.4821 310S
抗氧化极限 1150℃ 1000℃
高温强度 800℃强度高30% 快速衰减
成本效益 替代高成本镍基合金的理想选择 价格相近但性能不足
💎 总结
1.4821不锈钢以 高温抗氧化性(≤1150℃) 和 优异的耐酸/硫腐蚀能力 为核心优势,适用于能源、化工及高温设备制造,但在承力部件应用中需规避其室温强度短板。
以下是关于 1.4821不锈钢(奥氏体耐热钢)的综合技术解析,整合其化学成分、核心特性、加工工艺及应用领域:
🔬 一、基础信息
国际牌号:X15CrNiSi25-4(DIN/EN标准)
材料类型:奥氏体耐热不锈钢(兼具铁素体特性)
执行标准:
德国:DIN 17400 / EN 10095
美国:ASTM A240/A240M
🧪 二、化学成分(wt%)
元素 含量范围 核心作用
Cr 24.5–27.5% 形成致密Cr₂O₃氧化膜,抗高温氧化
Ni 3.5–5.5% 稳定奥氏体组织,抑制脆性相析出
Si 0.8–1.5% 增强氧化膜致密性,阻断氧渗透
C ≤0.20% 低碳设计,降低晶间腐蚀风险
N ≤0.11% 提升晶界强度,优化高温稳定性
⚙️ 三、核心性能
1. 高温性能
抗氧化极限:
1150℃静态空气中氧化增重 <1.5 g/m²·h(比310S不锈钢高150℃)
抗硫化腐蚀临界温度:950℃(H₂S浓度≤2 g/m³)
高温强度:
800℃抗拉强度 ≥80 MPa,持久强度 ≈70 MPa
2. 力学性能
参数 数值
室温抗拉强度 ≥480–590 MPa
延伸率 ≥30–40%
低温韧性 -196℃冲击功≥50 J
3. 耐腐蚀性
65–85%浓度硝酸:年腐蚀速率 ≤0.02 mm(优于304不锈钢)
耐受含氯介质(海水淡化、造纸工业酸液)
🔧 四、加工与热处理
热处理工艺:
固溶处理:1200–1250℃保温后水淬,细化晶粒至ASTM 7-8级
时效强化:两段式工艺(800℃×4h + 650℃×8h),提升蠕变寿命40%
焊接性能:
兼容TIG/MIG焊,控制热输入避免热裂纹;焊缝强度系数 ≥0.95
成型性能:
延伸率≥35%,支持深冲(极限拉伸比2.2)与旋压成型
🏭 五、典型应用领域
高温静态部件:工业炉内胆(≤1150℃)、锅炉燃烧器、热处理夹具
耐腐蚀设备:化工管道(耐酸/硫腐蚀)、石化反应容器
特种领域:食品加工设备、汽车排气系统中低温段
⚠️ 六、材料局限性
问题 原因与应对措施
室温强度偏低 屈服强度≈220 MPa,抗冲击性弱;需避免高应力结构
高温脆化风险 长期使用后可能析出σ相;限制500–800℃缓冷
📊 七、对比优势(vs. 310S不锈钢)
特性 1.4821 310S
抗氧化极限 1150℃ 1000℃
高温强度 800℃强度高30% 快速衰减
成本效益 替代高成本镍基合金的理想选择 价格相近但性能不足
💎 总结
1.4821不锈钢以 高温抗氧化性(≤1150℃) 和 优异的耐酸/硫腐蚀能力 为核心优势,适用于能源、化工及高温设备制造,但在承力部件应用中需规避其室温强度短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