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3CND17-12-03是一种法国AFNOR标准的奥氏体不锈钢,属于低碳含钼、氮的铬镍合金钢。其名称中的元素代号直接体现了核心成分:铬(Cr)含量约17%,镍(Ni)约12%,钼(Mo)约3%,氮(N)作为强化元素。该材料通过优化成分设计和工艺控制,在高温强度、耐腐蚀性及焊接性能上表现,广泛应用于核电、化工、海洋工程等严苛环境。
一、材料基本属性与成分设计
成分体系
铬(16-18%)提供氧化环境下的钝化膜保护;
镍(10-12%)稳定奥氏体相,增强低温韧性;
钼(2.5-3.0%)抑制氯离子点蚀和缝隙腐蚀;
氮(0.12-0.20%)通过固溶强化提高屈服强度。
这种组合使材料在酸性介质(如硫酸、盐酸)和含氯环境(如海水)中具备出色的耐蚀性。
低碳控制(≤0.03%):显著降低晶间腐蚀倾向,提升焊接安全性。
关键合金元素:
物理与机械性能
抗拉强度≥785 MPa,屈服强度≥881 MPa;
延伸率≥11%,冲击韧性(Akv)达434 J;
硬度约235-268 HB。
高屈服强度使其在承压设备中可减薄壁厚,降低制造成本。
物理特性:密度约7.8 g/cm³;热膨胀系数(20-100℃)为13×10⁻⁶/K;导热系数(100℃)约15.4 W/(m·K)。
机械性能(退火态):
二、核心性能优势
耐腐蚀性能
全面耐蚀性:在无机酸(硝酸、磷酸)、有机酸(醋酸)及碱性介质中腐蚀速率极低,尤其耐受含氯离子环境(如海水、盐雾),抗点蚀指数(PREN≥35)远超316L钢。
抗应力腐蚀开裂(SCC):低碳和钼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氯化物环境下的SCC风险,适用于核电站高温高压水系统。
高温与低温适应性
高温性能(≤400℃):保持高强度和抗氧化性,适用于热交换器及蒸汽管道。
低温韧性:-196℃下仍维持良好延展性,可用于液化天然气(LNG)设备。
加工与焊接性能
可采用TIG、MIG等常规方法焊接,无需预热;
焊材推荐匹配的低碳高钼焊丝(如Z3CND18-14-03),避免焊后敏化。
热处理工艺:固溶处理(1154-1455℃)后急冷,可消除加工应力并优化组织。
焊接性:
三、关键应用领域
核电设备
一回路辅助管道:用于核岛内冷却剂小径管(直径≤25.4mm),替代传统Z2CN19-10钢,提升耐硼酸腐蚀能力。
堆内构件支撑件:在辐射环境下维持尺寸稳定性,避免辐照诱导脆化。
化工与海洋工程
耐酸设备:制造硫酸储罐、醋酸反应器,耐受浓度≤80%的酸性介质。
海水系统:用于海水淡化泵阀、海底管道法兰,抗生物污损和电化学腐蚀。
工业装备
食品与医药设备:满足卫生标准(FDA/EC1935),用于发酵罐、无菌管道。
能源装备:油气平台钻探部件、地热电站热交换管,适应高硫高盐环境。